首页

sm女王在线播放

时间:2025-05-25 17:12:04 作者:雨后转晴别大意!关键时刻“挪床”能保命 浏览量:31020

昨日(5月24日)

南方的强降雨过程进入尾声

范围收缩到华南一带

强度也有所减弱

预计本周末

除广西、广东、云南等地部分地区

有中到大雨或暴雨外

全国整体天气将趋于平静

5月25日至26日

江南及其以北大部地区

雨水较少

不过

暴雨停歇不等于风险解除

雨后三天

仍是地质灾害高发期

请注意做好防范措施

雨后致灾 夺人性命

  雨后作业遇难

  2024年6月3日,广西河池市天峨县更新乡东瓦村大坳屯,因雨后塌方堵住排水沟导致雨水流入屋内,胡某在疏通排水沟作业时被泥土掩埋遇难

  私自返家被埋

  2020年8月21日,受连续强降雨影响,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富泉镇中海村6组突发山体滑坡,造成7人死亡2人失联。据悉,事发前当地组织过撤离,9名被埋人员系入夜后私自返回家中

  为什么地质灾害有滞后性?

  地质灾害不仅在下雨时容易发生,还具有滞后性。

  雨停后,山坡上部饱和土体形成的地下水顺着山坡向下渗透汇集,山坡下部岩土体处于超饱和状态,在重力作用下极易失稳发生滑坡、崩塌。

  此外,在重力的作用下或雨后边坡处于极限稳定状态时,遇加压、震动、挖掘等人为不合理扰动,山体易失稳发生滑坡、崩塌。

  高发时段与区域

  时间:降雨结束后3天内风险最高,尤其是首次晴天或再次降雨时。

  地点:山区、河谷、高陡边坡、临崖临水路段、人工切坡建房区域等。

山区居民避险

应从细节入手

  对于山区居民来说,根据当地政府的地质灾害预警,在危险发生前及时转移,是确保安全的前提。另外,从细节处科学防范灾害,也能减轻灾害带来的伤害。

  湖南、江苏等地在汛期开展的“挪床行动”,就有效地避免了人员伤亡。

  “挪床行动”又称为“住前不住后,住上不住下、住高不住低”避险法,通常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生地区生活的群众,下雨时要从楼下搬到楼上住,从靠近山体的后屋搬到离山体较远的前屋住,对家中床铺位置进行调整。这样即使有小的崩塌,滑下来后也不会被伤到。

  2024年5月5日,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甘溪滩镇发生一起山体滑坡险情,石块冲破墙体及窗户涌入房内,皮姓夫妻二人由于听取巡查人员建议,提前搬至离山体较远的前屋居住,最终成功避险

  泥石流、山体滑坡

  来袭如何应对?

  1. 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,一旦遭遇大雨、暴雨,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,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、停留。

  2. 泥石流、山体滑坡袭来,不要顺着河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,应向与洪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爬

  3. 若陷进沙流,别呼救,泥沙会堵住嘴。抱紧大的物体别撒手,再向岸边移动。

  4. 当无法继续逃离时,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

  此外,灾害发生后,如已撤出危险区,千万不要随意返回家中收拾物品或查看情况,避免二次遇险

国家应急广播提醒

地质灾害隐蔽性强

即使天气转晴

隐患仍可能持续数日

雨后恢复生产生活时

尤其要注意安全

提高警惕避免侥幸心理

27日至29日

南方将迎新一轮降雨

请关注临近预警预报信息

避免前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

  来源:国家应急广播综合中国应急管理、央视新闻客户端、广西自然资源、@中国天气

  (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习近平:海峡的距离 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

以“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”为主题举办的世园会,让成都“绿色”名片更加亮眼。“春天的成都,就像一座大花园。”脚踩陆冲滑板、身戴护具,成都陆地冲浪爱好者、86岁的李明钦在环城生态区绿道上敏捷的身影引来阵阵惊呼。他脚下这条约100公里的“绿色项链”,环绕城市一圈,串联起城市的公园、湿地、绿地及农田景观,成为成都居民热门休闲去处。

(两会声音)全国人大代表马永平:采取积极的引导和监管措施加强创新药信息供给

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介绍,该市将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、诚信政府建设,实施利企、惠企市场环境建设工程,推进“证照一码通”试点,力争全年新增民营企业8.5万户,完善惠企政策库,力争40%以上的惠企政策事项纳入“免申即享”的范围。

美媒:阿桑奇与美司法部讨论认罪,以结束长达14年法律纠纷

据悉,墨竹工卡县不可移动文物181处,涵盖了古文化遗址、古墓葬、古建筑、石窟寺及石刻、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6大普查类别,资源丰富,又综合新发现文物点数量以及文物保护利用情况等因素,满足了区域试点的条件。

一场关于“思想”的学习与探讨——2024民进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班侧记

27岁的秘鲁人丹尼尔·哈雷斯见证了钱凯港2021年至今从无到有的全过程。他也从初入职场的实习生,成长为一位成熟干练的合同管理员。

秋季时令水果纷纷上市,怎么吃更养生?

首先是新科技革命,特别是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形态,改变了传统制造业对劳动力成本的依赖;其次是全球化的退潮,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,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收缩趋势,垂直一体化的分工体系正在向区域化体系拆分;第三个因素是地缘政治冲突,如乌克兰危机加速了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供应链体系的拆分;第四个因素是大国间战略竞争,对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体系重构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